跳至主要內容

白莲教 是跨越多个中国史上朝代的一个秘密民间宗教组织,,常被视为附佛外道和邪教而遭朝廷查禁。白莲教作为一个秘密民间宗教组织,在历史上发动多次民变,屡次受到镇压。

 


白莲教[编辑]
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白莲教,是跨越多个中国史上朝代的一个秘密民间宗教组织,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包括弥勒教在内的其他组织的内容,但一般认为主源是白莲宗而来。因其教徒禁食,受持五戒,不杀生不饮,其派神职人员不出家,多娶妻生子,常被视为附佛外道邪教而遭朝廷查禁。白莲教作为一个秘密民间宗教组织,在历史上发动多次民变,屡次受到镇压。

在元朝时,白莲教与明教红巾军弥勒信仰有关[1]。元末白莲教和明朝建国的关系亦有专书介绍[2]。在明朝以后,接受了罗思孚的“无生父母”思想,成为了罗教系统的秘密宗教。

发展[编辑]

南宋[编辑]

白莲宗不杀生、不饮酒,禁食,严守护生之戒,因此宗徒号称“白莲菜”,又称“茹茅阇梨菜”。外人则称之为“吃菜事魔”。茅子元去世后,有小茅阇梨继承茅子元之教,使之盛行南方,由于出家僧众对在家俗众并无强制约束力,对冒称白莲道人触犯刑法者,亦无从管制[3],又混杂民间信仰,因而日久渐生风俗坏乱之弊,“庶俗僭称活佛如来,妇人擅号佛母大士”,妄谈般若,乱说灾祥[4]。因此常被取缔[5]。也因此流传不广,故影响不大。

而后,在教义上,白莲宗受到弥勒教影响,从崇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改信奉兜率内院的“当来下生娑婆世界”的弥勒佛,以净土宗的譬喻“火中生白莲”为象征[6][7],并混合了明教的内容。

元朝[编辑]

白莲宗弥勒佛将会来救世的传说,作为号召,动辄宣称弥勒佛下生起兵造反,自然也开始反抗元朝统治。元世祖至元十七年(1280年)春,江西都昌县杜万一(又名杜可用)号称“杜圣人”,以白莲宗组织发动起事,后自称“天王”,改元“万乘”。这是白莲宗诞生后策动的第一次民变;但因为白莲宗与白莲教在历史上界定区分并不明确,因此也被认为是白莲教第一次民变

元武宗至大元年(1308年),因皇帝认为此等人物“有妻子,身已不清净”,白莲社[8]。时有庐山东林寺释普度,自承慧远留下的千年正教,致力于复教运动,撰写《庐山莲宗宝鉴》10卷,阐明了子元所倡白莲宗的真义,上奏朝廷。于是白莲宗元仁宗皇庆元年(1312年)得以复教。普度受命为教主,世称优昙宗主。在宗教政策宽松白莲教可以公开传播时期,白莲教宣扬“弥勒佛下生”、“明王出世”,其势力渗透到河南江淮长江流域地区。但是,宗门的情弊仍未改善,复有社会反对分子潜入,故元英宗至治二年(1322年)后又遭禁断。

此后该教的僧人渐渐远离“白莲宗”的名号,回归到正统佛教当中,而民间仍在继续流传,并进一步与弥勒教白云教明教等相混合,称为白莲教,成为民间秘密宗教泰定二年(1325年),河南息州白莲教赵丑厮郭菩萨宣传“弥勒佛当有天下”,聚众起事。元顺帝至元三年(1337年),河南陈州白莲教胡闰儿(棒胡)称弥勒佛已经降生,聚众烧香起事。顺帝至元四年(1338年),江西袁州彭莹玉周子旺组织白莲教起事。

顺帝至正十一年(1351年),元朝政府强征民夫堵塞黄河缺口,引发了全国规模的红巾军大起义,红巾军即与白莲教有密切的关系,元末朱元璋依附“明教”起义,宣称“黑暗即将过去,光明将要到来”,其实也受到白莲教影响[9]。至此,弥勒教正式融入白莲教。

明朝[编辑]

元朝末年红巾军领袖,韩山童父子便是以家传白莲教聚众起事,宣传口号为“弥勒降生”、“明王出世”。后朱元璋亦以“明”为国号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,知道白莲教会对其帝国构成威胁[10],纳李善长之议,多次取缔白莲教,《大明律规定“为首者绞,从者各杖一百,流三千里。”明成祖永乐十八年二月(1420年)山东白莲教女教首唐赛儿发动起义,旋即失败。

成化十八年(1482年),山东即墨军人罗思孚北直隶创立了罗教,提倡“真空家乡,无生父母”的教义,认为人终究必须回到“无生父母”的身边,而“无生父母”成为最高阶的主神。“无生父母”此一概念,演变为惟一的无生老母”,无生老母为白莲教等等教派所接受,几乎皆以“无生老母”为主神,并有三教合流的姿态,宣扬“无生老母”将派遣弥勒佛下凡拯救世人。

万历年间,有所谓的闻香教,“蓟州王森妖狐异香,倡白莲教,自称闻香教主。其徒有大小传头及会主诸号,蔓延畿辅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。森居滦州石佛座,徒党输金钱朝贡,飞竹筹报机事,一日数千里。……四十二年,森复为有司所摄。越五岁,毙于。”[11] 王森伏诛后,信徒山东巨野徐鸿儒北直武邑于弘志分别发动武装叛乱,均遭明朝镇压[12]

万历十五年(1587年),都察院左都御史辛自修奏:“白莲教、无为教罗教,蔓引株连,流传愈广,踪迹诡秘。北直隶山东河南颇众。”[13]万历二十五年刑部侍郎吕坤奏称:“白莲结社,遍及四方,教主传头,所在成聚。倘有招呼之首,此其归附之人。”[14] 万历四十三年,白莲教发展至高峰,“近日妖僧流道聚众谈经,醵钱轮会。一名涅槃教,一名红封教,一名老子教。又有罗祖教、南无教、净空教、悟明教、大成无为教,皆讳白莲之名”[15]

清朝[编辑]

清兵入关统一中国后,白莲教又与许多民间宗教融合,如老官斋八卦教,其名目繁多,加上旧有支派,竟高达百馀种,教义更加芜杂。清朝的白莲教徒以反抗为己任,倡言“日月复来”,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,从而遭到清朝镇压

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,白莲教活动频繁。到了乾隆后期,清朝国力开始下降,是白莲教鼎盛时期,在东北和南方各省广泛流行,其中又以大乘教流行最广。乾隆三十九年(1774年)清水教王伦聚众起事。

嘉庆年间白莲教与地方人民结合,引发川楚教乱颇伤清朝国力,之后在嘉庆十八年(1813年)发生的天理教之乱是最后一次白莲教名义的叛乱,之后逐渐消失于历史。

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,山东义和团扶清灭洋运动的主要团队、有部分追溯起源于白莲教的分支派八卦教

影响[编辑]

  • 直到近代,白莲教仍未消失,但已发生质变现象。根据清末学者劳乃宣考证,义和团起源于白莲教[16]。但义和团的信仰主要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宗教信仰,如义和团提出的保“华教”、反“洋教”,华教主要是尊孔教、讲人伦、祀祖宗、尊玉皇、拜关帝、诵观音、念弥陀等这些民间主流的三教合流信仰,但偏激极端,并不全然同于白莲教。但不可否认,包括义和团在内的许多民间宗教与团体,都与白莲教息息相关,他们有著相似的信仰及传说,通常以“无生老母”为主神,以弥勒佛救世为号召。
  • 白莲教在民间流传盛广,出现许多英雄人物,在《聊斋志异》故事里也有反映。

参见[编辑]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汉名利玛窦,号西泰,又号清泰、西江,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、传教士、学者。1583年(明神宗万历十一年)前往明朝居住。在明朝颇受士大夫的敬重,尊称为“泰西儒士”。他是天主教在华传教的开拓者之一,

  马泰奥·里奇 ( 义大利语 : Matteo Ricci , 义大利语: [matˈtɛo ˈrittʃi] ,1552年10月6日—1610年5月11日), 汉名 利玛窦 , 号 西泰 ,又号 清泰 、 西江 , 天主教 耶稣会 意大利 籍 神父 、 传教士 、 学者 。1583年( 明 神宗 万历 十一年)前往 明朝 居住。在明朝颇受 士大夫 的敬重,尊称为“ 泰西儒士 ”。他是 天主教 在华传教的开拓者之一,也是第一位阅读 中国文学 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。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,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,传播 西方 天文 、 数学 、 地理 等科学技术知识。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,对 日本 和 朝鲜半岛 上的国家认识 西方文明 也产生了重要影响。 1984年获得 天主之仆 称号。2022年 教宗方济各 宣布利玛窦为 可敬者 。 [1] 天主教马切拉塔教区 于2011年开始对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列 真福品 进行审理 [2] 。 生平 [ 编辑 ] 成为耶稣会士 [ 编辑 ] 1552年(明 嘉靖 三十一年),利玛窦出生于 教宗国 马切拉塔城 (现属 意大利 马尔凯大区 )。那时尚是文艺复兴时期,半岛上城邦林立,他的家族经营利氏 药房 ,是当地的 名门 。利玛窦在当地一所 耶稣会 开办的中学学习,他的父亲一直很担心利玛窦加入耶稣会。 利玛窦十六岁来到 罗马 ,在 圣汤多雷亚 的学院学习预科,并于1571年(明 隆庆 五年)的 圣母升天节 那天加入了 耶稣会 。1572年(隆庆六年)在耶稣会主办的 罗马学院 学习 哲学 和 神学 ,并师从数学家 克拉乌 学习天算,其时 范礼安 也是他的老师。在这段时期,他还学会了 拉丁文 和 希腊语 ,而且也会使用 葡萄牙语 和 西班牙语 。 印度之旅 [ 编辑 ] 1577年( 万历 五年)利玛窦获准赴 远东 传教。1578年(万历六年)3月24日,利玛窦从 里斯本 出发乘船和其他14名耶稣会士一起前往 印度 传教。一路上绕过 好望角 ,途经 莫桑比克 ,经过6个月的航行,终于在9月13日到达印度 果阿 —— 葡萄牙 在亚洲最重要的 殖民地 。路途非常辛苦,在到达果阿前,船上来自 莫桑比克 的400名奴隶死了13名。 利玛窦在来到印度之前,由于 沙勿略 之前对印度的赞美以及教会的神化,他所听说的印度...

上帝只拯救他所拣选的认罪悔改的个人。 他不会拯救某个民族、某个族群、某种文化,更不会去普救某个国家。 普救论是一种异端。

  Lelianna Mason @LeliannaZhao · 15h 上帝只拯救他所拣选的认罪悔改的个人。 他不会拯救某个民族、某个族群、某种文化,更不会去普救某个国家。 普救论是一种异端。 文化与得救全无关联,但它的优劣影响到人在此世的生存处境,完全忽略它显然是在逃避现实。 基督教从来不是一个不关心现实的避世宗教。